主要记载来源
考古发现:乌加里特文献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考古证据。
- 地点与时间:乌加里特是位于今天叙利亚海岸的一座古代迦南城市,繁荣于公元前15世纪至前12世纪,其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泥板文书,用楔形文字书写,其中一种语言被称为“乌加里特语”,与希伯来语非常接近。
- 关键文献:
- 《巴力与阿娜特》:这是迦南神话中最著名的史诗之一,其中详细描述了风暴与丰饶之神巴力与死亡之神摩特的斗争,巴力的胜利(战胜摩特)带来了雨水、植被和生命,他的失败则意味着干旱和死亡。这种自然节律与天体运行(尤其是太阳的年周期)紧密相连,是迦南占星学的神话基础。 占星学本质上就是解读神意,通过观察天体来预测神的喜怒,从而预知丰收、战争等吉凶。
- 《凯雷特史诗》:同样包含了与神明、占卜和命运相关的情节,反映了当时人们如何通过超自然力量来理解世界。
- 意义:这些文献虽然不是占星手册,但揭示了迦南人世界观的核心:宇宙是由神明支配的,而神明的意志可以通过自然现象(包括天象)来显现,这是占星学存在的思想土壤。
宗教文本:希伯来圣经(旧约)
迦南文化对希伯来人(以色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在圣经中有大量记载,尤其是“先知书”。
- 批判与融合:圣经的作者们对迦南的宗教和占卜活动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视其为偶像崇拜,这种批判本身就证明了这些活动的普遍存在。
- 关键记载:
- 《列王纪下》第17章:记载了以色列王国被亚述灭亡的原因,其中提到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敬拜拜巴力,……又为自己的儿子经火,……并占卜、观兆,用法术。” 这里的“占卜、观兆”就包含了迦南式的占星实践。
- 《以赛亚书》第47章:强烈谴责巴比伦的占星术士和术士,称他们“夜观天象,观月宿,说预言”,虽然这里针对的是巴比伦,但迦南占星与巴比伦占星同属古代近东传统,其方法和理念是相通的。
- 《阿摩司书》第5章:先知阿摩司谴责以色列人“要寻求伯特利,要进入吉甲,过到别是巴去;他们要死在这大城中,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过到基提观看,要往那里去寻求;要往大城去,在那里听谁的声音?是耶和华的声音吗?看哪,耶和华向这地发出大声,发出响声,不能使人安静,而是像旷野里的火焚烧一样,必烧灭一切,耶和华的审判临到,必无法逃避。’” 这里的“伯特利”和“吉甲”是以色列的宗教中心,但先知号召人们去“基提”(可能指塞浦路斯,一个受迦南文化影响的地方)观察,暗示了当时人们有通过观察远方来获取神意的习惯。
- 意义:圣经从反面证实,迦南/迦南式的占卜(包括占星)是古代以色列社会真实存在的现象,并被视为与耶和华信仰对立的异教行为。
周边文明的文献: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
迦南地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主要是亚述和巴比伦)之间,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两个强大文明的文化影响。
- 埃及文献:
- 埃及的《亡灵书》和其他天文文献中,有时会提到迦南或巴勒斯坦地区的星座名称,表明天文学知识在区域内的传播。
- 一些外交信件中提到了迦南城邦向法老进贡,并可能涉及通过天象来决定外交时机。
- 美索不达米亚文献:
- 这是迦南占星最重要的外部影响源,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体系、行星神学、天体预兆等,很早就通过贸易、战争和文化交流传入了迦南地区。
- 在乌加里特的泥板中,可以找到与巴比伦神话平行的神祇(如伊师塔/阿斯塔特),这表明了神学体系的交融,迦南的阿斯塔特女神就与巴比伦的伊师塔和希腊的阿佛洛狄忒有深厚的渊源,而这些女神都与金星相关,是占星学中的重要行星。
- 意义:迦南占星并非一个完全孤立的体系,它是在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特别是巴比伦)先进的天文和占星知识后,与本地的神话信仰相结合的产物。
后续的希腊罗马文献
腓尼基人是迦南人的直接后裔,他们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迦太基。
- 腓尼基-迦太基文献:
- 腓尼基人以其航海和商业闻名,他们继承了迦南的天文知识,并将其用于导航和制定历法。
- 希腊作家如希罗多德 在其《历史》中提到,腓尼基人曾告诉他们,他们是绕行非洲大陆的,这需要高超的天文观测能力,以确定方向。
- 迦太基的殖民者将迦南/腓尼基的宗教和天文知识带到了北非、西班牙等地。
- 腓尼基字母的传承:
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表是西方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这套字母本身可能与早期用于记录占卜结果的符号系统有关。
- 意义:通过希腊罗马作家的记载,我们得知迦南的“精神继承者”——腓尼基人,是如何将迦南的天文占星知识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的。
迦南占星的特点与传承
综合以上来源,我们可以推断出迦南占星的一些特点:
- 神学中心主义:占星不是为了个人性格分析,而是为了解读神(如巴力、伊师塔/阿斯塔特)的意志,预测国家大事(战争、丰收、瘟疫)。
- 与神话紧密相连:天体被神格化,天象是神明之间斗争或活动的结果,太阳的“死亡”与“复活”对应着巴力的神话。
- 受巴比伦深刻影响:采用了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概念和行星占星的基本框架,但用自己本土的神祇来对应这些天体。
- 腓尼基人的“二传手”角色:腓尼基人将迦南-巴比伦的混合占星体系传播出去,影响了希腊,希腊人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占星学,并经由罗马传遍欧洲。
要寻找迦南占星的历史记载,你需要查阅以下几类资料:
- 第一手考古资料:乌加里特史诗的翻译和研究(如《巴力与阿娜特》)。
- 宗教批判文本:希伯来圣经(旧约)中关于“占卜”、“观兆”和“偶像崇拜”的段落,特别是《列王纪下》和《以赛亚书》。
- 周边文明的文献:研究巴比伦天文学和占星学,以及埃及与迦南地区交往的记录。
- 古典作家的记述:希罗多德等希腊作家关于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的记载。
迦南占星的历史并非一个清晰的线性故事,而是一个通过碎片化证据拼凑出来的、充满神话与政治色彩的古代智慧体系,它告诉我们,占星学在古代远不止是算命,更是理解宇宙、神明和人类命运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