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而且“吸水兽”的核心战术之一就是将其送入墓地。
答案是:可以,而且必须这么做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下面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以及如何操作:
为什么要把“吸水兽”放进墓地?
“吸水兽”是一张效果怪兽,它的效果完全围绕着墓地展开,它的卡面效果描述是:
①:自己·对方的结束阶段才能发动,从卡组将1只水属性怪兽送去墓地。 ②:这张卡在墓地存在的场合,自己场上的水属性怪兽被战斗·效果破坏的场合才能发动,从卡组把1只「吸水兽」以外的水属性怪兽加入手卡。
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两个效果:
效果①:墓地资源生成器
- 触发时机:自己或对方的结束阶段。
- 效果:自动从你的卡组把1只水属性怪兽(包括它自己)送入墓地。
- 作用:这是这张卡最稳定、最核心的效果,它等于是在每回合的结束阶段,免费帮你往墓地堆叠一个水属性怪兽,这是很多水属性卡组(如“水机”、“水伶人”等)展开和续航的关键卡。
效果②:墓地保护与资源补充
- 触发时机:当你在场上拥有“吸水兽”,并且你的另一只水属性怪兽(无论是否在表侧表示)被战斗或效果破坏时。
- 效果:你可以从卡组把1只“吸水兽”以外的水属性怪兽加入手卡。
- 作用:这是一个强大的保护效果,它不仅防止了你关键怪兽被破坏后场面崩溃,还让你能从卡组中检索到新的怪兽,维持手牌质量,这个效果的前提就是“吸水兽”必须在墓地才能发动。
总结一下:如果把“吸水兽”一直放在场上,它只是个1500打点的弱小怪兽,很容易被对方解掉,而且效果①只能在结束阶段发动,而一旦进入墓地,它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引擎”部件,既能帮你堆墓,又能在你其他怪兽被破坏时为你提供资源。
如何把“吸水兽”送入墓地?
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
效果①的常规操作: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吸水兽”特殊召唤上场,然后等到自己的结束阶段,它的效果①会自动发动,将自己(或另一只水属性怪兽)从卡组送入墓地,之后你就可以解放或利用它进行其他操作了。
-
被其他卡的效果破坏或送入墓地:
- 上级召唤:通常需要解放2只怪兽来上级召唤更强大的怪兽,这时就可以解放“吸水兽”。
- 被对方的卡效果破坏:比如被“黑洞”、“无限泡影”、“抹杀之指”等卡的效果破坏,直接进入墓地。
- 被我方或对方的效果从场上离开:比如被“重力均衡”、“雷击”等卡的效果送入墓地。
-
被“贪欲之壶”等卡返回卡组后,再被其他效果送入墓地:这是一个比较进阶的用法,比如用“贪欲之壶”把“吸水兽”和另一只怪兽暂时放回卡组,然后再用其他卡(如“抹杀之指”)指定“吸水兽”将其送入墓地,这样就可以在不占用怪兽卡格的情况下发动效果②。
注意事项
- 效果②的细节:效果②发动时,被破坏的怪兽必须在场上(无论是表侧还是里侧)被破坏,吸水兽”自己被破坏,这个效果不能发动。
- 卡组构建:因为“吸水兽”需要大量水属性怪兽配合,所以你的卡组里必须有足够多的水属性怪兽(通常20只以上),否则效果①发动时可能会卡住(卡组里没有水属性怪兽可送)。
“吸水兽”不仅可以放墓地,而且它的价值几乎全部体现在墓地中。 它是水属性卡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小引擎”,通过不断地自我堆墓和响应场上的破坏,为卡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在你的战术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它进入墓地,而不是让它一直待在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