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黑五类指什么产品?
“黑五类”这个词源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广告行业,特指那些利润高、竞争激烈、营销手段“野”、容易引发用户反感甚至法律风险的五大类产品。
这个称呼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因为它代表了早期互联网广告中“流量至上、不择手段”的灰色地带,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品类已经规范化,而另一些则依然游走在边缘。
传统的“黑五类”主要包括:
-
药品
- 特点:尤其是处方药、保健品、减肥药、壮阳药等,它们通常声称有奇效,夸大宣传,利用用户对健康的焦虑进行营销。
- 例子:“一周瘦10斤”、“根治糖尿病”、“祖传秘方”等。
-
保健品
- 特点:与药品类似,但更侧重于“调理”、“养生”、“增强免疫力”,营销话术极具煽动性,常利用“专家”、“权威”、“患者见证”等虚假信息。
- 例子:“XXX院士推荐”、“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等。
-
医疗器械
- 特点:尤其是小型家用理疗仪、按摩仪、血糖仪等,夸大其治疗功效,混淆“辅助”和“治疗”的概念。
- 例子:“高频治疗仪,三分钟止痛”、“智能按摩仪,打通任督二脉”。
-
丰胸/减肥产品
- 特点:这是“黑五类”中营销手段最夸张、最“野”的品类之一,普遍使用“前后对比图”(多为P图)、虚假用户证言、承诺不切实际的效果。
- 例子:“A到C罩杯不是梦”、“月瘦30斤,无效退款”。
-
性用品/性保健品
- 特点:由于话题的敏感性,这类产品在主流渠道投放困难,因此转向广告审查较松的平台,营销方式直白、露骨,甚至低俗。
- 例子:“延时增粗”、“激情一夜”等。
现代的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平台规则(如百度、微信、抖音、巨量引擎等)的日益严格,上述很多品类已经从“黑”转“灰”甚至“白”,成为正规运营的品类。
- “黑”转“灰”:指产品本身是合法的,但营销推广中依然会使用一些“擦边球”的手段,比如夸大宣传、规避关键词等,一些保健品现在会强调“蓝帽子”标志,但在宣传时仍会暗示治疗功效。
- “灰”转“白”:指完全合规化运营,一些正规的药企、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通过内容营销、医生KOL合作、科普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推广,严格遵守广告法。
现在提到“黑五类”,更多是指其营销风格和运营模式,而非特指产品本身违法,它代表了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流量生意模式。
第二部分:黑五类产品怎么投广告?
投放“黑五类”产品的核心思路是:在合规的边缘试探,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并快速转化。 由于主流平台(如抖音、微信、百度)对这些品类有严格的审核和限制,因此投放策略非常讲究技巧。
以下是一个分步骤、多渠道的投放策略框架:
第一步:产品合规化包装(基础中的基础)
在投广告之前,必须对产品进行“包装”,使其能通过平台的初步审核。
- 规避违禁词:绝对不能使用“根治”、“最好”、“第一”、“无效退款”、“治疗”等绝对化、承诺性词汇,用“调理”、“辅助”、“改善”、“呵护”等替代。
- 资质准备:准备好所有合法的资质文件,如《食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保健品蓝帽子标志》等,这是广告开户和审核的敲门砖。
- 落地页优化:广告落地页不能有任何夸大宣传,内容要客观、真实,最好有详细的成分说明、适用人群、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加入用户真实好评(但要确保真实),但避免使用“最有效”等评价。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与策略
不同渠道的规则和玩法不同,需要组合使用。
信息流广告(主流渠道,需精细化运营)
- 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百度信息流等。
- 策略:
- 内容为王,软性植入: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不要直接硬广,而是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或图文内容。
- 抖音/快手:制作“知识科普”类视频(如“如何正确选择保健品”)、“剧情短剧”(展现使用产品前后的生活变化)、“专家访谈”(请相关领域的KOL站台)。
- 小红书:以“用户分享”笔记为主,营造真实感,可以找素人博主或腰部KOL进行“体验式”分享。
- 定向要精准:利用平台提供的用户标签进行精准定向,减肥产品可以定向“健身”、“瑜伽”、“美食”等兴趣标签,以及“25-40岁女性”等人群画像。
- A/B测试:持续测试不同的素材、文案、落地页,找到最优组合,这类产品的转化路径可能较长,需要耐心测试。
- 内容为王,软性植入: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不要直接硬广,而是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或图文内容。
搜索引擎营销(SEM,精准意图流量)
- 平台:百度、搜狗、360等。
- 策略:
- 关键词选择:这是SEM的核心,要选择“长尾关键词”,避开核心违禁词。
- 减肥产品:可以买“如何科学减肥”、“健康饮食搭配”、“运动减肥方法”等词,在落地页中自然地引出产品作为“辅助方案”。
- 保健品:可以买“免疫力低下怎么办”、“中老年人吃什么补钙”等词。
- 创意撰写和描述要中规中矩,突出产品资质和核心成分,避免承诺效果。
- 着陆页优化:SEM的落地页必须与关键词高度相关,内容详实,转化路径清晰。
- 关键词选择:这是SEM的核心,要选择“长尾关键词”,避开核心违禁词。
私域流量运营(建立信任,反复转化)
- 平台:微信(个人号、公众号、视频号)、企业微信。
- 策略:
- 公域引流:通过信息流广告、短视频等渠道,将用户引导至个人号或公众号,在抖音主页留下“免费领取XX健康手册”的微信号。
- 价值输出:在私域里不要急着卖货,要通过朋友圈、社群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如健康知识、产品成分解析、用户案例分享等,建立信任感。
- 精细化运营:通过标签管理用户,对不同阶段的用户进行差异化的沟通和维护,最终实现转化和复购,私域是这类产品“做回头客”的关键。
KOL/KOC合作(借力权威,增强信任)
- 平台:抖音、小红书、B站等。
- 策略:
- 选择合适的KOL:选择与产品调性相符的垂类KOL,减肥产品找健身博主、营养师;保健品找医生、健康领域博主。
- 合作形式:可以是产品植入、直播带货、或专门评测,KOL的背书能极大降低用户的信任成本。
- 注意合规:KOL在推广时也必须遵守广告法,不能进行虚假宣传,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
第三步:规避风险,持续监控
- 关注政策变化:广告法、平台规则在不断更新,需要专人负责监控,及时调整投放策略。
- 准备备用素材:一旦某个素材或账号被限流或封禁,能迅速切换到备用方案,保证广告投放的连续性。
- 数据分析:密切关注广告的CTR(点击率)、CVR(转化率)、ROI(投资回报率),对于低效的广告,果断暂停,将预算集中在高效渠道上。
“黑五类”产品的广告投放,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广撒网、硬广轰炸”的模式,现在的核心是: 合规+精准”**
- 合规是底线:没有合规,一切免谈。
- 内容是入口:用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用户,降低抵触心理。
- 精准是效率:通过定向和搜索,找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户。
- 信任是核心:通过私域和KOL,建立长期信任,实现可持续盈利。
虽然这类产品依然面临较高的运营风险,但只要操作得当,依然能在合规的框架内找到巨大的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