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微信用户的共同疑惑。
关闭广告功能,并不能让你完全杜绝所有广告,但它能显著减少你收到的“个性化广告”数量,让你看到的广告变得更“官方”和“非个性化”。
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微信广告的机制以及“关闭广告”按钮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微信广告的两种主要类型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微信广告分为两大类:
A. 个性化广告 (基于你的行为数据)
这是你通过设置关闭的广告,它的特点是:
- 来源: 根据你在微信内的行为(如浏览过的公众号文章、使用过的小程序、关注的视频号内容、搜索过的关键词等)来推送。
- 形式: 主要出现在“看一看”、“朋友圈”、“公众号文章底部”等地方。
- 例子:
- 你最近在淘宝上浏览了跑步鞋,结果在微信“看一看”的推荐里就出现了运动品牌的广告。
- 你经常看美食类的公众号,朋友圈里就可能给你推本地餐厅的广告。
- 你在一个小程序里测了MBTI,接下来就可能在公众号文章里看到相关课程的广告。
B. 非个性化广告 (官方、泛化的广告)
这类广告与你的个人行为数据基本无关,它的特点是:
- 来源: 由广告主直接向微信的特定用户群体(如所有用户、某个城市所有用户、某个年龄段用户等)进行投放。
- 形式: 主要出现在“微信红包封面广告”、“小程序开屏广告”、“公众号文章中间/底部广告位”等。
- 例子:
- “XX银行APP,下载送立减金。”(这是面向所有用户的)
- “XX市文旅局,邀您共赏樱花。”(这是面向该市用户的)
- “XX新游戏,公测开启!”(这是面向游戏爱好者的)
“关闭广告”按钮到底做了什么?
当你按照以下路径操作时: 我 → 设置 → 通用 → 关于微信 → 推荐管理 → 关闭个性化广告
你其实是在告诉微信:“请不要基于我的浏览、搜索、使用等个人行为数据来向我推送广告。”
关闭后会发生什么?
- 你依然会看到广告: 你不会进入一个“无广告”的纯净世界,那些非个性化广告(类型B)依然会正常出现,因为它们是微信官方的商业行为,是微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个性化广告会大幅减少: 你不会再收到那些“猜你喜欢”的、基于你个人行为的广告了,你看“看一看”时,推荐的内容会回归更传统的编辑推荐,而不是算法推荐,朋友圈里的广告也会变得更“官方”,更像是品牌在做宣传,而不是“精准狙击”你。
- 广告相关性降低: 你看到的广告会变得“泛化”,可能与你当前的兴趣点不太相关,你最近没关注任何美食内容,但依然可能看到本地餐厅的广告。
为什么关闭后还能看到广告?
核心原因就是:微信广告系统分为两条线。
- 个性化广告线: 这条线被你“关闭”了。
- 非个性化广告线: 这条线依然在正常运作,不受你的“关闭”影响。
如何进一步减少广告?
如果你对剩下的非个性化广告也感到困扰,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关闭朋友圈广告(如果适用):
- 在“推荐管理”里,还有一个“管理广告”的选项,里面可以设置“不感兴趣”或“屏蔽该广告主”,虽然不能一键关掉所有朋友圈广告,但可以逐条处理,让系统慢慢学习你的偏好。
- 这个功能并非所有用户都开放,取决于你的账号状态。
-
识别并绕过广告:
- 公众号文章广告: 很多广告是“广告”标签,直接点击右上角“X”可以选择“不感兴趣”或“关闭该广告”。
- 小程序开屏广告: 通常有一个“跳过”按钮,可以快速进入小程序。
- 视频号广告: 播放几秒后通常有关闭按钮。
-
调整使用习惯:
减少在微信内进行过多“搜索”和“浏览”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被收集,从而让个性化广告的推送基础更薄弱。
微信关闭广告 ≠ 关闭所有广告。
它更像是一个“隐私保护”和“信息降噪”的开关,关闭它,你牺牲了广告的“精准性”,换来了更少的“被追踪感”和更少的“猜你喜欢”式骚扰,但官方的、泛化的商业广告依然会存在,这是微信平台维持运营的商业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