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答案是:标品新品非常适合做万相推广,但前提是你必须采用正确的策略,并且对其局限性有清晰的认识。
万相推广(信息流广告)对于标品新品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快速起量,建立市场认知;用得不好,则会迅速烧完预算,效果甚微。
下面我将从为什么适合、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的关键策略三个方面来详细拆解。
为什么标品新品“适合”做万相推广?(优势所在)
万相推广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触达”和“高效起量”,这对于标品新品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
快速测试市场,验证产品力
- 标品的核心是“参数”和“性价比”,新品上市,最关键的是想知道消费者是否买账。
- 通过万相推广,你可以快速地将产品推送给精准的目标人群(搜索过“XX参数路由器”的用户、对“智能家居”感兴趣的用户),通过点击率、转化率等数据,在短时间内就能判断出产品的核心卖点(如价格、性能、设计)是否被市场接受,这比传统的铺货模式快得多,风险也小得多。
-
精准定位目标客群,实现高效获客
- 标品的目标用户画像通常比较清晰,购买某款特定规格内存条的,大概率是电脑DIY爱好者或游戏玩家。
- 万相后台的定向功能(如兴趣、行为、人群包)可以帮助你精准锁定这些高意向人群,避免无效曝光,从而将有限的广告预算花在“刀刃”上,实现高效的CPL(单次获客成本)或CPA(单次行动成本)。
-
利用算法优势,快速起量和冷启动
- 万相的算法机制对新品的冷启动非常友好,系统会根据你的初始投放数据(如点击率、转化率)快速探索和匹配潜在用户。
- 如果你的素材和落地页优化得当,新品可以借助算法的“助推”,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曝光和订单,迅速冲上销量榜单,形成“爆款”效应,这对于新品建立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
与搜索广告形成互补,抢占流量入口
- 标品用户的决策路径通常是“搜索-对比-购买”,万相广告是“主动出击”,在用户还没有明确搜索意图时,通过优质内容激发其潜在需求。
- 而搜索广告(如直通车)则是“被动承接”,当用户已经明确想买时,精准拦截。
- 两者结合,可以构建一个从“种草”到“拔草”的完整流量闭环,全方位抢占用户心智和流量入口。
标品新品做万相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局限”
优势明显,但挑战同样巨大,尤其是在标品这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
素材同质化严重,创意“内卷”
- 标品的卖点非常集中,无非是价格、参数、品牌,这导致所有商家的广告素材(尤其是图片和短视频)都大同小异,用户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在信息流中,如果你的素材不够突出,点击率会非常低,直接导致广告无法起量,成本飙升。
-
价格战是常态,利润空间被挤压
- 标品市场是“价盘”市场,用户对价格极其敏感,新品上市,为了快速打开市场,往往需要以低价作为突破口。
- 万相推广本身有流量成本,如果产品定价没有足够利润空间,很容易陷入“推广越卖,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
-
用户决策路径短,对落地页要求极高
- 标品用户目的性强,看到广告后,如果觉得价格不合适或卖点不清晰,会立刻划走。
- 这要求你的落地页必须具备极强的说服力,需要在3秒内抓住用户眼球,清晰展示核心优势(尤其是价格和参数),并简化下单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流失都会导致广告费白白浪费。
-
品牌心智薄弱,初期依赖流量
- 对于新品,尤其是非知名品牌,用户缺乏信任感,在万相上,你购买的是“流量”,而不是“品牌信任”。
- 如果单纯依赖付费流量,一旦停止投放,销量可能会断崖式下跌,万相推广应被视为“启动器”,而非“永动机”。
成功的关键策略:如何扬长避短?
既然要做,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应对上述挑战。
第一步:打好地基——产品与素材是核心
-
找到差异化“尖刀”卖点
- 即使是标品,也要找到你的独特之处,是极致性价比?是独家专利技术?是更好的售后/质保?还是某个被忽略的细节设计?
- 将这个“尖刀”卖点作为你所有广告素材的核心,反复强调。
-
打造“反内卷”的创意素材
- 告别参数堆砌:不要只放产品图和参数表,尝试用短视频讲故事,工程师如何解决XX行业痛点”、“我们的产品比竞品好在哪(实物对比测试)”。
- 使用“场景化”内容:将产品融入真实使用场景,让用户产生代入感。
- 善用“对比”和“测评”:与竞品进行直观对比,用数据说话,建立专业、可信的形象。
- A/B测试:准备多套不同方向的素材(价格导向、性能导向、场景导向),小预算测试,优胜劣汰,找到点击率最高的素材。
第二步:精准狙击——人群与定向是关键
-
精准定向,不贪大求全
- 初期不要追求广泛曝光,根据你的“尖刀”卖点,圈定最精准的人群,如果你的卖点是为游戏玩家优化,那就定向“游戏兴趣”、“高消费能力”、“特定年龄段”等。
- 核心人群包:利用店铺老客、浏览加购人群等,进行“再营销”,转化效率最高。
-
分阶段、分人群策略
- 冷启动期:小预算测试,重点测试素材和人群定向,找到“高点击率、高转化率”的组合。
- 起量期:将预算向效果最好的广告计划倾斜,快速放大效果,抢占市场份额。
- 稳定期:拓展相似人群,进行人群扩展,同时维护好核心人群的稳定投放。
第三步:临门一脚——落地页与承接是保障
- 落地页=“销售员”
- 首屏冲击力:第一眼就要看到最吸引人的信息(如“新品上市,限时直降XXX元”)。
- 卖点可视化:用图表、短视频、对比图等方式,将你的“尖刀”卖点生动地展示出来。
- 信任状:展示品牌资质、权威认证、用户好评、销量数据等,打消用户疑虑。
- 简化流程:减少跳转,一键下单,让购买路径尽可能短。
第四步:长远布局——数据与品牌是未来
-
精细化数据追踪
- 清晰地追踪每个广告计划、每个关键词、每个创意带来的ROI(投资回报率)。
- 及时关停亏损的广告,将预算分配给盈利的广告,持续优化投放模型。
-
将流量沉淀为品牌资产
- 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包裹卡、客服引导等方式,引导用户加入会员群、关注店铺。
- 利用万相推广带来的流量和销量,去撬动更多自然流量(如搜索排名、推荐位),最终减少对付费流量的依赖,形成健康的生意模型。
标品新品非常适合做万相推广,但它绝不是“开个计划,设置好人群”就能自动跑出效果的简单工作。
它要求你:
- 有清晰的产品差异化认知。
- 有能打动用户的优质创意素材。
- 有精准的人群定位和数据优化能力。
- 有承接流量的优秀落地页。
如果你能在这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万相推广将成为你标品新品上市最锋利的“矛”,能帮你快速撕开市场口子,赢得宝贵的先机,反之,则可能成为预算的“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