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间接任意球
当己方球员在本方半场犯规时,裁判会判给对方一个间接任意球。
“间接”是这个概念的关键,它意味着:
- 不能直接射门得分:球必须被踢中后,触碰到了另一名球员(无论对方或己方),然后才能进入球门,才算得分。
- 如果直接射门得分,进球无效:主罚球员一脚远射,球直接越过人墙钻入球门,这个进球是无效的,裁判会判由守方球门球重新开始。
发球流程与规则详解
判罚犯规
裁判员会根据犯规的严重程度和地点,做出判罚,在己方半场常见的犯规包括:
- 拉人、推人、绊人等非体育行为。
- 踩到对方球员。
- 故意手球(非门将在本方禁区内手球是点球,但禁区内其他位置手球是间接任意球)。
- 危险动作(如高脚踢球,在对方附近)。
- 阻挡对方球员。
- 越位位置的干扰(如果干扰行为发生在半场)。
确定球的位置
- 球必须放在犯规发生的地方,如果犯规发生在禁区线附近,球会放在离犯规点最近、且不影响比赛进行的线上。
执行发球
- 由对方球队主罚:任何一名对方球员都可以主罚这个间接任意球。
- 球必须静止:在球被踢出前,球必须放在地上,并且静止不动。
- 主罚球员不能再次触球:在球被其他任何球员(包括队友和对手)触碰之前,主罚球员不能第二次触球,否则对方将获得一个间接任意球。
如何“有效”得分(这是间接任意球的精髓)
为了让间接任意球变成进球,球在被踢出后,必须经过至少一名其他球员的触碰。
- 示例1(成功):A队主罚间接任意球,球打在B队球员身上发生折射,弹入球门。进球有效。
- 示例2(成功):A队主罚,球打在A队另一名球员身上,然后弹入球门。进球也有效(因为经过了“另一名球员”)。
- 示例3(无效):A队主罚,球直接绕过人墙,直挂死角。进球无效,判由B队开球门球。
对方球员的距离
- 在球被踢出之前,对方球员必须至少距离球 15米(10码),直到球被踢出并且比赛恢复。
- 如果对方球员太近,裁判会要求他们退后,如果他们拒绝退后或干扰,裁判可能会出示黄牌警告。
特殊情况与注意事项
球门区内的犯规
- 如果犯规发生在本方球门区内,球的位置可以放在球门区内的任何一点,由对方主罚,这通常是守方为了排人墙方便,会选择一个离球门较远的位置。
区分“间接任意球”和“直接任意球”
这是新手最容易混淆的地方。
- 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通常针对较严重的身体接触犯规(如踢人、打人、严重绊人等)。
- 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必须经过第二人触碰,通常针对非身体接触的犯规(如越位、危险动作、阻挡门将等)。
在己方半场,大多数非严重犯规都会被判为间接任意球。
裁判的手势
裁判在判罚间接任意球时,会做出一个明确的手势:一只手臂举过头顶,手掌朝前,并保持这个姿势直到球被踢出且被另一名球员触碰,或者球出界、比赛停止,这个手势就是告诉所有人:“这是一个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
总结表格
项目 | 详细说明 |
---|---|
判罚类型 | 间接任意球 |
判罚原因 | 己方球员在本方半场犯规(非严重身体接触) |
主罚方 | 对方球队 |
球的位置 | 犯规发生地点 |
关键规则 | 不能直接射门得分,球必须被第二人触碰后进球才有效 |
对方球员距离 | 至少9.15米 |
裁判手势 | 单臂举过头顶,手掌朝前 |
进球示例 | 主罚 -> 打中对方球员 -> 进球 (有效) |
无效示例 | 主罚 -> 直接飞进球门 (无效,判球门球) |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完全理解在己方犯规时足球的发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