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三国演义》及相关二次创作(同人圈)中非常经典且有趣的话题,要回答“孙权和刘备CP谁攻谁受”,我们需要从历史、原著小说和现代同人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
- 从历史和原著小说来看:刘备是“受”(更被动、更感性、更依赖情感),孙权是“攻”(更主动、更理性、更掌控局势)。
- 从现代同人文化来看:这个设定非常灵活,“攻受”属性可以根据作者想写的剧情和人物侧重点进行自由切换,没有绝对标准。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
历史与《三国演义》中的关系分析(“原作”向)
在真实历史和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孙刘关系的主旋律是“合作与利用”,充满了政治算计和利益博弈,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事件中分析出两人性格和关系中的“攻受”倾向。
为什么刘备更像“受”?
- 情感驱动,目标感性:刘备的核心目标是“兴复汉室”,这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理想主义色彩,他的行为常常被“仁义”和“情义”所驱动,比如对关羽、张飞的兄弟情,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这种感性特质在CP关系中常常与“受”的属性(重感情、易被触动、为爱牺牲)相联系。
- 弱势方,寻求庇护:在赤壁之战前后,刘备是寄人篱下、屡战屡败的“个体户”,而孙权是坐拥江东六郡的“集团董事长”,刘备需要孙权的地盘、军队和资源来立足和发展,这种寻求合作和庇护的姿态,在关系定位上天然处于更被动的位置。
- “借荆州”事件——典型的“受”的困境:“借荆州”是孙刘关系的核心矛盾,刘备是“借”的一方,是求人办事,姿态放得很低,虽然他赖着不还,但根源在于他没有稳固的根据地,这是他的“软肋”,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不得不在孙权的压力下周旋、找借口,显得有些“理亏”和被动。
- 被“算计”和“引导”:孙权方面,无论是鲁肃的联刘抗曹,还是周瑜的“美人计”想困住刘备,或是吕蒙的背刺,整个战略布局都是孙权集团在主动策划和执行,刘备常常是应对的一方,被牵着鼻子走,显得有些“身不由己”。
为什么孙权更像“攻”?
- 理性务实,目标明确:孙权的核心目标是“保据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他的决策完全基于现实利益,非常冷静和理性,在CP关系中,这种冷静、掌控全局、以利益为先的特质,常常与“攻”的属性(主动、强势、有掌控欲)挂钩。
- 强势方,掌握主动权:作为江东之主,孙权手握重兵,根基稳固,在与刘备的交往中,他始终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无论是同意合作,还是要求归还荆州,他都掌握着主动权。
- “美人计”事件——典型的“攻”的算计:孙权采纳周瑜之计,想用孙尚香“招赘”刘备,实则想把他软禁在东吴,这是非常高明且带有侵略性的“攻城略地”式的手段,虽然计策失败,但这充分体现了孙权在关系中的主动性和算计。
- 果断决绝,不留情面:当利益冲突无法调和时,孙权能毫不犹豫地背刺盟友,派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擒杀关羽,这种为了大局可以舍弃一切的冷酷和决绝,是“攻”的强势一面的极致体现。
小结(原作向):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下,刘备是那个心怀理想、四处漂泊、需要情感寄托和现实庇护的“受”;而孙权是那个坐拥基业、冷静理智、善于运筹帷幄、掌握着关系主导权的“攻”,他们的关系,是一场“霸道总裁(孙权)与落魄精英(刘备)”的政治联姻与合作,充满了张力。
现代同人文化中的解读(二创向)
进入现代同人圈后,“攻受”的设定就变得非常灵活和主观了,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故事需要进行创作,常见的“攻受”配对有:
“孙权攻,刘备受”(SO/孙刘)
这是最符合原著逻辑和大众印象的配对,被称为“SO”或“孙刘”。
- 特点:孙权作为“攻”,展现其帝王之姿、掌控欲和强势;刘备作为“受”,则突出其仁厚、坚韧、以及为了理想和兄弟情可以隐忍甚至牺牲的一面,故事多围绕“借荆州”、“联姻”等历史事件展开,探讨政治博弈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刘备攻,孙权受”(HS/刘孙)
这也是一个极其流行的配对,被称为“HS”或“刘孙”。
- 创作角度:
- “仁德”的伪装:同人作品常常将刘备的“仁德”解读为一种高明的伪装和政治手段,在这种设定下,刘备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心机boy”,他表面仁义,实则步步为营,善于利用人心(包括孙权)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当他卸下伪装时,会展现出惊人的“攻”性。
- “大哥”的气场:刘备作为大哥,天然带有一种凝聚力和领袖气质,他能让关、张这样的猛将追随,也能让诸葛亮这样的奇臣鞠躬尽瘁,这种“大哥气场”在CP中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攻”力,去“攻略”和“收服”看似强大的孙权。
- 孙权的“反差萌”:孙权虽然是君主,但在刘备面前,他也会展现出年轻君主的一面,比如被刘备的“演技”所迷惑,或者在面对刘备时产生复杂的情绪(如欣赏、无奈、甚至嫉妒),这种“强势君主在特定对象面前会变弱”的设定,是“受”的经典魅力。
- 特点:故事多聚焦于刘备如何用他的“仁义”和“演技”一步步“攻略”孙权,而孙权则在刘备的温情攻势下,逐渐卸下心防,从高高在上的君主变成一个会吃醋、会依赖的“受”,这种“温柔攻 vs 高冷傲娇受”的设定非常受欢迎。
“互攻互受”
在一些更复杂的同人作品中,两人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征服不了谁,他们在政治上是敌人,在情感上又是纠缠不清的伴侣,这种设定下,两人都兼具“攻”与“受”的特质,关系充满张力和不确定性。
分析维度 | 刘备 (受/攻) | 孙权 (攻/受) |
---|---|---|
历史/原著倾向 | 受:感性、弱势、寻求庇护、被算计 | 攻:理性、强势、掌握主动、果断决绝 |
同人常见设定1 (SO/孙刘) | 受:仁厚坚韧,为情所困,被孙权守护和掌控 | 攻:霸道总裁,掌控欲强,主动出击 |
同人常见设定2 (HS/刘孙) | 攻:心机深沉,演技高超,以“仁德”为攻略手段 | 受:高冷傲娇,在刘备面前卸下心防,产生依赖 |
当有人问“孙权和刘备谁攻谁受”时,最准确的回答是:
在原作里,孙权攻,刘备受,但在同人创作里,一切皆有可能,刘孙(刘备攻孙权受)的CP热度甚至不亚于孙刘,最终谁攻谁受,完全取决于你看了哪个作者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