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大屠杀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种族灭绝,在1941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德国“灭绝”。
纳粹是欧洲各地犹太人逃离家园的主要策划者,也是这一反人类最大罪行的罪魁祸首,在现在组成欧洲联盟的一些国家中有知情或犹豫的同谋,而欧洲联盟现在是人权的捍卫者。
尽管后来瑞典努力将一些欧洲犹太人从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惨状中拯救出来,但瑞典在战争期间以所谓的“中立”状态在大屠杀中占有黑暗的地位。
根据《独立报》2000年由Mats Wiklund撰写的一篇报道,“瑞典人长期以来一直享受着无辜的幻想,享受着免于纳粹相关罪行的自由,但现在,在一系列真相的揭露中,这个国家正在慢慢接受一个比整个二战期间一直被认为保持的理想主义中立更复杂的历史真相。”
作者认为,一部纪录片揭露了大约900名瑞典士兵自愿与纳粹军队并肩作战的事实,其中一些人驻扎在位于波兰首都华沙东北部森林中的特雷布林卡集中营担任警卫。
维克伦德说,战后瑞典当局从未调查过这些士兵的参与,而战后由盟国领导的追捕行动设法将许多纳粹分子和合作者绳之以法。
然而,瑞典在这些针对犹太人的可怕罪行中的“中立”参与并不仅限于为纳粹提供士兵。
据本图斯·鲁德伯格(Pontus Rudberg)的《瑞典犹太人与大屠杀》(the Swedish Jews and the Holocaust)一书称,瑞典的移民政策,尤其是1927年的《外国人法案》(Aliens Act),旨在保护瑞典公民的就业机会,防止“不受欢迎的群体”在该国定居,将犹太人列为“不受欢迎的移民”类别之一。
拉德伯格的书中说,在纳粹占领欧洲许多国家的早期,犹太难民“不被认为是政治难民,只有少数亲属和其他与瑞典有联系并有经济实力的人才能获准临时居住”。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教授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认为,“从20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都有一种典型的北欧主义。”
库什纳在接受阿纳多卢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一些参与战争暴行的人在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找到了庇护,“许多国家……没有对人们的战争背景询问太多问题。”
他说:“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人被招募不是因为他们是纳粹分子,而是因为他们有技能、科学家和其他。
“但是你可以批评所有这些自由民主国家,因为它们没有把清除战争罪犯作为优先事项,所以瑞典肯定不是唯一缺乏政策的国家。”
以色列大屠杀受害者官方纪念博物馆亚德瓦谢姆(Yad Vashem)的一份资料说,“根据战争进程的不同,瑞典人有时倾向于表现得更亲德,而在其他时候,他们支持盟国的政策。”
“这影响了他们对犹太难民的态度。在战争开始时,瑞典的中立倾向于德国。”
瑞典政府“给了德国铁矿石,这是一种重要的战争工业产品”,并“允许德国使用其铁路和沿海水域向挪威运送士兵和战争物资”,亚德瓦谢姆说。
瑞典还“享受与纳粹做生意的利润,”维克伦德说。
他还说,瑞典央行瑞典央行(Riksbank)管理的部分黄金是“德国纳粹从犹太人手中掠夺来的”,“当时有证据表明黄金是被掠夺来的,但瑞典央行和政府的管理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