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逐句解释
我们把这句话拆开来看:
凤去龙来 (fèng qù lóng lái)
- 凤 (fèng):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百鸟之王,雄性为“凤”,雌性为“凰”,在古代文化中,凤凰是吉祥、高贵、美好的象征,尤其常用来比喻皇后、公主或品德高尚的女性。
- 龙 (lóng):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是尊贵、权威、力量的象征,常用来比喻皇帝、天子。
- 去 (qù):离开,离去。
- 来 (lái):到来,来临。
组合起来,“凤去龙来”的字面意思是:凤凰离开了,而龙来了。
深层含义: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比喻和对比。
- “凤去”:指的是嫁出一位尊贵的公主或皇室女子,因为凤凰是女性的象征,凤去”就意味着这位女性离开了她的娘家(比如皇宫)。
- “龙来”:指的是迎娶一位尊贵的女子,因为龙是男性的象征,代表着夫家(比如迎娶她的夫婿或其家族)。
“凤去龙来”连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皇家或贵族的盛大婚礼,它描绘了一幅画面:新娘(凤)告别了娘家的荣华,新郎(龙)则迎来了这份荣光,这个成语充满了喜庆、尊贵和权力更迭的意味。
之子于归 (zhī zǐ yú guī)
这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也是《诗经》中一个非常著名的句子。
- 之 (zhī):代词,这里指代“那位”、“这个”。
- 子 (zǐ):在古代是对“女子”的美称,尤其指有身份、有德行的年轻女子,类似于“这位小姐”或“这位姑娘”。
- 于 (yú):一个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增加音节和韵律感。
- 归 (guī):这个字是核心,在古代,“归”特指女子出嫁,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是回到她本该归属的地方,所以用“归”字,体现了古代的宗法观念。
组合起来,“之子于归”的字面意思是:这位姑娘,出嫁了。
深层含义: 这个表达非常典雅和含蓄,它不像现代白话文那样直白地说“她结婚了”,而是充满了诗意和仪式感,它强调了女子成年后,找到归宿,建立新家庭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庄重与美好,它传递的是一种对女子新生活的祝福和期盼。
整体意境与出处
出处: 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燕燕》,全诗是: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省略)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在《燕燕》这首诗的上下文中,“之子于归”是核心事件。 这首诗被普遍认为是“万古送别诗之祖”,描写的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送别她远嫁的妹妹戴妫,诗中反复咏叹“之子于归”,表达了对即将远嫁的妹妹的深切不舍、担忧和祝福。
“凤去龙来”和“之子于归”的关系: 虽然“凤去龙来”这个成语组合流传很广,但它并非直接出自《诗经·燕燕》原文,而是后人根据“之子于归”的意境,结合“龙凤”的文化象征,提炼和升华出来的。
当人们将“凤去龙来”与“之子于归”放在一起时,它们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华丽的画面:
“凤去龙来,之子于归” 意思是: 尊贵的新娘(凤)告别了娘家,迎来了新郎(龙)的迎娶,这位美好的姑娘(之子)出嫁了,找到了她新的归宿(于归)。
它描绘了一场盛大、吉祥、充满仪式感的婚礼,既有对出嫁过程的宏大叙事(凤去龙来),又有对新娘本人的美好祝福和诗意描述(之子于归)。
总结与现代用法
- 核心意思:形容女子出嫁,特指尊贵、喜庆的婚礼场面。
- 情感色彩:庄重、典雅、喜庆、充满祝福。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婚礼请柬、婚礼致辞、贺词中,显得非常有文化底蕴。
- 在描写古代宫廷或贵族婚礼的小说、影视剧中,经常会用到这句话来烘托气氛。
- 它是一个极具东方美学色彩的词语,用来表达对新人结合的美好祝愿。
如果你在婚礼上看到“凤去龙来,之子于归”这八个字,它就是在用最古典、最华丽的方式,祝贺新娘出嫁,赞美这段姻缘是天作之合。